瑞典建筑工业化的特点
时间:2014-06-30作者:来源:建筑产业现代化网浏览次数:244
在瑞典推行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基础上发展通用部件。 瑞典早在40 年代就着手建筑模数协调的 研究,在60年代大规模住宅建设时期, 建筑部件的规格化逐步纳入瑞典工业化标准 (SIS) 。 部件的尺寸、连接等的标准化、系列化为提高部件的互换性创造了条件,从而使通用体系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是政府推动下的贷款制度。为了推动住宅建设工业化和通用体系的发展,瑞典1967 年制定的《住宅标准法》规定,只要使用按照瑞典国家标准协会的建筑标准制造的建筑材料和部件来建造住宅, 该住宅的建造就能获得政府的贷款。 瑞典通用体系的发展是完善的标准化和政府贷款制度的结合。
三是住宅建设合作组织起着重要作用。居民储蓄建设合作社(HSB)是瑞典合作建房运 动的主力。HSB 也开展材料和部件的标准化工作,它制度的HSB 规格标准更多的反映了设计人员和居民的意见,更能符合广大成员的要求。
一是在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基础上发展通用部件。 瑞典早在40 年代就着手建筑模数协调的 研究,在60年代大规模住宅建设时期, 建筑部件的规格化逐步纳入瑞典工业化标准 (SIS) 。 部件的尺寸、连接等的标准化、系列化为提高部件的互换性创造了条件,从而使通用体系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是政府推动下的贷款制度。为了推动住宅建设工业化和通用体系的发展,瑞典1967 年制定的《住宅标准法》规定,只要使用按照瑞典国家标准协会的建筑标准制造的建筑材料和部件来建造住宅, 该住宅的建造就能获得政府的贷款。 瑞典通用体系的发展是完善的标准化和政府贷款制度的结合。
三是住宅建设合作组织起着重要作用。居民储蓄建设合作社(HSB)是瑞典合作建房运 动的主力。HSB 也开展材料和部件的标准化工作,它制度的HSB 规格标准更多的反映了设计人员和居民的意见,更能符合广大成员的要求。